日本人代表中国队出战日本队世界棒球经典赛是职棒自我推销的一次尝试
在日本棒球殿堂东京巨蛋体育馆,中国棒球队踏上了第五次世界棒球经典赛之旅。首战面对东道主日本队,中国队选手真砂勇介的出场令看台上人声鼎沸。这位出生于京都的日籍华裔选手是日本球迷 最熟悉的陌生人 ——他曾在 2016 年棒球 U23 世界杯上帮助日本队夺冠,打出 4 记本垒打荣膺赛事最有价值球员,随后代表日本职棒联赛的软银老鹰队打了六年球。
在这支中国棒球队中,真砂勇介(日本)、朱权(韩国)、张彦伦(新加坡)、张宝树(美国)等四位选手均属于 血统代表 ,他们没有中国国籍,但被允许代表中国队参赛。 血统代表 是世界棒球经典赛为了平衡各参赛队实力而创设的一条特殊规则。与其他运动项目选手必须更换国籍(并有一定的年份及其他条件限制)才能代表新协会参赛不同,世界经典赛的 血统代表 规则允许选手代表其直系亲属三代之内的出生地或者国家所属的棒球协会队伍出战。
从创办世界棒球经典赛,到设立 血统代表 的概念,再到帮助各队寻觅 外援 ,这都是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棒球运动而实施的举措。
长期以来,棒球在全球范围发展极不均衡,普及程度较低。目前棒球运动在美国与日本广受欢迎,并在两国建立起影响力极大的职业联赛。MLB 自不用多说,而在日本,棒球长久以来都是最具影响力的运动项目。本届经典赛上,首相岸田文雄现身日本与韩国一役的开球仪式,日本男足主教练森保一担任日本与中国之战的开球嘉宾……这些足以体现棒球在日本国内的号召力。
src=然而,全球也仅有美国和日本拥有发达的职业棒球联赛,韩国、中国台北、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地也设有联赛,但近年来逐渐式微;中国棒球联赛同样如此,20 余年来几经停摆,影响力尽失,前景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拥有职业体育基因的欧洲,棒球更成了一项充满玩票性质的业余运动。在 B 组第二轮战胜中国队的捷克队就是一支纯业余球队,几乎每位球员都拥有一份与棒球无关的全职工作,业余时间在捷克棒球联赛打球。球队队长、指定打击彼得 · 齐玛是一名金融分析师,投手马立克 · 米纳里克在房地产行业工作,中外场手阿诺斯特 · 杜博维是高中地理老师,这次参加世界棒球经典赛,他不得不找一名代课老师来替自己完成工作。
作为捷克历史上最伟大的游击手和投手,马丁 · 施耐德的日程安排更为疯狂:在奥洛穆茨市担任消防员的他,日常工作节奏是连续值班 24 小时后休息 48 小时,因为这份特殊的工作,施耐德在捷克联赛里的比赛缺勤率高达三分之一。甚至连捷克队主教练帕维尔 · 查迪姆也只是兼职教练,目前他是布尔诺市一家医院的神经学家, 如果见过一位 20 岁的年轻人因中风而偏瘫,那你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投手被击出一支本垒打而感到难过。
虽然世界棒垒球联盟总在推广宣介中模糊职业与业余的概念,但棒球运动的发展不顺是不争的事实。职棒界的顶流 MLB 始终对奥运会漠不关心,奥运会棒球赛事鲜有职业明星参与;没有职业联赛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本就对这项运动无甚兴趣,即使尽遣精锐也难敌日美二三线选手——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下,国际奥委会对棒球运动在奥运会的现状非常不满,2012 年伦敦和 2016 年里约奥运会均将棒垒球排除在外,是警告更是惩罚。
src=创办世界经典赛是 MLB 的一种自我救赎。近年来,MLB 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与职业橄榄球(NFL)在美国国内市场的竞争已处下风,而依托着全球市场的美职篮(NBA)也迎头赶上。开拓美日以外的市场已经成为 MLB 最重要的任务。
创办于 2006 年的世界棒球经典赛名义上属于世界棒垒球联盟赛事体系的一部分,实际运营方是 MLB 与美职棒大联盟选手协会。今年与福克斯电视网签约后,世界棒球经典赛注册成立新公司,成为一个单届赛事收入超过 2000 万美元的国际性体育组织。
既然名为 世界经典赛 ,就需要有更多国家与地区的参与,而职业球员资源集中在美日两国,因此 血统代表 就成了 配套设施 ——这一创新性规则能让各参赛队在短时间内招募到实力更强的职业或准职业选手,不至于让实力差距过于悬殊。强大的 MLB 球探团一直在收集全球棒球选手的海量信息和数据,也因此担负起为各参赛队推荐 血统代表 人选的 额外工作 。
据中国棒球协会主席陈旭透露,这次赛前 MLB 为中国队提供了一份多达 14 人的候选名单,真砂勇介正是其中一员。从小在日本出生长大的真砂勇介原本并不知道自己能代表中国队参赛,直到今年 1 月,MLB 球探团找到其父母征求真砂勇介代表中国队参赛的意愿。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世界棒球经典赛的影响力有所增长,但还远远不够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全球市场。留给 MLB 的时间并不多了。在东京奥运会短暂回归后,棒垒球继续被 2024 年巴黎奥运会拦在门外,这势必给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棒球运动发展带去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