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报社编辑到上海市委常委他在76年立下大功出任北京市委书记

山西是一块好地方,近现代史上,这里英雄辈出,比如说“山西王”阎锡山、共和国开国元帅,建国后还出了一位农民副总理,他就是陈永贵,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可以说是陈永贵的老乡,他叫毛联珏,曾任北京市委书记。

1922年,毛联珏出生在山西省昔阳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早年时期曾在太原友仁中学读书,当时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无数中华儿女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身为中华儿女的毛联珏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年,毛联珏终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很快加入中国,由于毛联珏早年曾读过书,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最适合搞文艺宣传工作,因此,组织将毛联珏安排到《胜利报》当练习记者,对我党的抗日主张与革命思想进行宣传,号召更多的中华儿女参与到抗日救国的征程中,毛联珏不负组织所托,很好的完成了相关工作,很快就成为缮写科长与技术科长。

1942年,日本侵略者加强了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为此,党中央发出了“咬紧牙关,渡过难关”的号召。也就在这一年,毛联珏来到华北《新华日报》工作,担任校对科长与记者、编辑之类的差事,在党的带领下,毛联珏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见证者。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毛联珏转至《山西日报》,担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此后,毛联珏一直在老家山西工作,凭着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领导上级的一致肯定,职务也获得不断晋升,先后担任山西省委候补委员、副秘书长等职务。

1976年10月,党中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一举粉碎,“”在上海有许多余党,随时有可能发动武装叛乱,为了稳定上海局势,中央特意组成以、与彭冲为核心的工作组。

随后,工作组阵容不断扩充,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的林乎加、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的严佑民、时任海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的车文仪,以及时任北京市委秘书长的毛联珏被吸纳入工作组,一起前往上海。

来到上海,毛联珏接受指示,顺利地完成了组织交待的任务,因此被任命为上海市委常委,成为上海的高级领导干部。

不得不说,在1976年的这次行动中,毛联珏立下了大功,为特殊时期上海局势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完成这次任务,毛联珏并没有在上海待太久,他不久被调回北京,出任北京市委书记,由于当时还设有,因此,这个市委书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市委副书记。不过随后,毛联钰再次晋升为国务院副秘书长,进入高层行列。

不过,毛联珏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很乐观,1985年就病逝于北京,享年63岁。

纵观毛联钰一生,革命年代在宣传阵地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新中国的创立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建国后,又在关键时刻立下了大功,唯一不完美的就是寿命不长,如若不然,应该还能担任更高的职务,在这里,向这位老革命老领导致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Previous post 布里斯伤愈复出状态神勇!三达阵轻取红雀高歌猛进
Next post 马尔卡宁奋斗六年终成进攻核心 最快进步奖和首次全明星在望